新闻
你的位置:视界无界 > 新闻 > 临床常用一针殊效穴----(七)癫痫
临床常用一针殊效穴----(七)癫痫
2024-10-05 19:34    点击次数:66

临床常用一针殊效穴----(七)癫痫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状,为发作性形势很是疾病。癫痫俗称“羊癫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移时脑功能失常,以脑部茂盛性过高的神经元很是放电而引起暂时性突发性大脑功能失调为主要特征。其脾气是倏得仆倒,昏不知东说念主,口吐涎沫,手脚抽搐或有鸣声,醒如常东说念主。以发病倏得,陆续时分移时,易反复发作为特征。中医学觉得与肝、脾、肾干系,由风痰气逆所致。本病常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无任何不适。凭证发作时的发挥,主要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精神知晓性发作,大多具有间歇性、短时性和刻板性的脾气。脑电图查验可匡助会诊。养息癫痫常用一针殊效穴有申脉、照海、后溪、涌泉、金前下穴、间使、大椎、冲霄穴。

申脉

图片

图片

【位置】在外踝下5分凹下处。(附图19)

【针法】用毫针从外侧刺向内侧。直刺5分深,进针得气后,行中幅度捻转。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中幅度捻针1次。三棱针出血尤佳。

【主张与教授】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跷,有调理十二隆重气血和交通阴阳的作用。《难经》载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这个缓急倨傲,最多见于癫痫、疼证等,故王叔和有“癫痫病症,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的叙述。因癫痫、痉证的发作,都能发生兄弟抽搐、筋脉牵引傍边缓急等倨傲,申脉素为治痫证要穴。张洁古则说:“癫痫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医宗金鉴》:“昼发痫证治若何,金针申脉起千里疴。”申脉系阳跷脉所生之处,养息痫证日发尤效。

照海

【位置】在足内侧面,当内踝尖直下骨尽处凹下部,即距骨结节与内踝之间陷中取穴。(附图21)

【针法】直刺,从内侧刺向外侧,针3-4分。三棱针点刺出血后果尤佳。

【主张与教授】本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晓脉,阴跷脉上行于脑,脑为元神之府,若神明无主,神失所守,则发生形势病变。古文件齐觉得其能治痰,《兰江赋》说治“痰涎梗阻”,《标幽赋》说治“喉中之阻塞”。痫证发作时多见痰涎壅盛,因此本穴一般癫痫及癔症齐能治之。又《难经》载述:“阴跷为病, 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这个缓急倨傲,最多见于癫痫、痉证等,因癫痫、痉证发作都能发生兄弟抽搐、筋脉牵引傍边缓急等倨傲,照海系阴跷脉所生之处,素为治痫证要穴。本穴养息夜发痫证(《医宗金鉴》、张洁古)甚佳,因阴跷脉属阴而主之。

后 溪

【位置】在第5掌骨小头后方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针法】患者微持拳,用毫针针尖向掌心直刺5~8分,得气后施以大幅度提插捻转,强刺激,急速出针。逐日针刺1次。

【主张与教授】后溪为治痫证要穴,适用于痫证发作属实证者。从痫证临床发挥看,形势失常多因邪气隆盛或东说念主体功能过度亢盛,“邪气盛则实”。在治则上正相宜《灵枢·经脉》中所说“盛则泻之”的养息治安。本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阳跷脉、申脉穴交暴露于督脉,后溪由于通于督脉,是以有醒脑清神之功,关于多种形势病变亦有疗效,常用于养息癫痫。《兰江赋》说:“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胜玉歌》说:“后溪鸠尾及神门,养息五痫立便痊。”《通玄指要赋》说:“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医宗金鉴》说:“后溪能治诸疟疾,能令癫痫冉冉轻。”可知本穴素为治癫要穴,若合营神门、间使、大椎、百会等穴,后果更佳。

涌 泉

【位置】在足掌心中,约当足底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取穴时以趾跪屈,在足掌之中心发现凹下处是穴。

【针法】直刺,从足心刺向足背,针深3~5分,强刺激,留针待苏,中间每几分钟可捻转运针1次。

【主张与教授】涌泉穴为肾经井穴,亦然回阳九针之一,能豁痰开窍醒神,急救及安定作用极强。“病在脏者取之井”,善治形势病。本穴为肾经木穴,与肝木多情同羊左之功,能补水润木,滋阴潜阳,善治肝风抽搐之病,常用治多样厥逆(《百症赋》日治“厥寒厥热”)、赤子惊风(《杂病穴法歌》)及多样痫证(《席弘斌》说:“能治五般痫”),《杂病穴法歌》亦说其:“能治五般痫。”

金前下穴(董氏奇穴)

图片

【位置】在膝盖骨外上角之直上1寸。(附图54)[针法】针深3~5分。

【主张与教授】本穴作用于肝肺,故养息与肺干系及与肝风干系之病。本穴能治“羊狗疯”(即癫痫)及肝弱、肺弱。肺主气主痰,肝主血主风,故此穴赤能调气血,治风痰之病。穴在膝上1寸之筋旁,以筋治肝,以筋治风,亦治肝风之病,而能治癫痫。

间使

图片

图片

【位置】掌后3寸,两筋间陷中。在大陵穴上3寸,刻下臂掌侧面上3/4与下1/4交壤处。(附图24)

【针法】直刺,从掌侧面向背侧面刺入,针深5~8分。

【主张与教授】本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经穴,系十三鬼穴之一,冷静作用极强,能宁快慰神,通经活络,常用于养息痰气瘀阻、惶恐不安所致的病症。《灵光赋》说:“水沟、间使治邪癫。”《杂病穴法歌》说:“东说念主中、间使去癫妖。”本穴常用于养息癫痫,诳骗时合营东说念主中穴针刺后果尤佳。

大椎

【位置】在背上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正坐俯首,当项后超越最高处且能傍边动弹者为大椎,于其骨下凹下取穴。(附图36)

【针法】患者坐位折腰取穴,或俯卧取穴。用毫针由大椎进针,微进取斜刺,针5分深。隔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2~3日,不绝再针,一般须针3~5个疗程。应预防,针刺本穴不宜过深。

【主张与教授】本穴为兄弟三阳经与督脉之会穴,故有大椎为“诸阳之会”之说,总督孤独之阳。本穴有宣通阳气、解表疏风散寒、理气降逆、安神定志与健脑作用,为调整全身功能要穴,临床养息范畴极广。督脉布于脊部,上通于脑,脑主精神活动。癫痫的发作,系因督脉经气发生不容,气血逆乱,致使神明溺职,而出现意志精神贫瘠,及肢体失控,发为癫病,针刺本穴能调整督脉经气,气血合伙而癫痫可得诊治。

冲霄穴(董氏奇穴)

图片

【位置】在督脉正中线,骶椎棘突下方,尾骶骨直上2~3寸。(附图63)

【针法】俯卧取穴,三棱针点刺出血。

【主张与教授】基于头能对应,点刺本穴可治此处难受,此处亦可治后脑之病痛。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即奏凯。

本节小结

癫痫选穴亦以督脉为主,大椎、冲霄穴位于督脉,后溪通于督脉,申脉通于阳跷脉,照海通于阴跷脉。《难经》说:“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涌泉为回阳九针之一,善治肝风抽搐之病。间使系十三鬼穴之一,主形势,冷静作用极强。金前下穴为董氏奇穴,能调气血,治风痰之病。此外,癫痫急性发作,可在十宣,即两手十指顶端,距指甲约1分许,用毫针一一丝刺放血,济急很快,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一般刺1~2针患者即可苏醒,重者刺3~4针多能缓解,苏醒后再对症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作事,通盘施行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施行,请点击举报。